楼主
中学历史教材指谬一则
一直觉得人教版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”有问题,只是最早以为是编排方面的问题,现在发现,内容上也有问题。人教版《中国历史》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《灿烂的宋元文化》(一),内中有一节讲沈括和郭守敬的(见教材第74页)。在介绍沈括时,有这样一句话:“沈括还在书中预言(即《梦溪笔谈》),石油在未来‘必大行于世’。‘石油’这一名称,就是他开始使用的。”
这段文字,乍看一点毛病也没有。可是对照《梦溪笔谈》原文,就会发现教材的表述是欠妥的。
(原文)鄜延境内有石油,旧说高奴县出“脂水”,即此也。生于水际,沙石与泉水相杂,惘惘而出。土人以雉尾裛之,乃采入击中,颇似淳漆,燃之如麻,但烟甚浓,所沾幄幕皆黑。予疑其烟可用,试扫其煤以为墨,黑光如漆,松墨不及也,遂大为之。其识文为“延川石液”者是也。此物后必大行于世,自予始为之。盖石油至多,生于地中无穷,不若松木有时而竭。今齐、鲁间松林尽矣,渐至太行、京西、江南,松山太半皆童矣。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。石炭烟亦大,墨人衣。予戏为《延州诗》云:“二郎山下雪纷纷,旋卓穹庐学塞人。化尽素衣冬未老,石烟多似洛阳尘。”
原文中所说的“此物后必大行于世”,“此物”指什么?按照教材的说法,是指石油。可是沈括在同一句中又说“自予始为之”。从沈括开始制作的,当然不会是石油(沈括也不是石油的最先发现者)。而应该是利用石油燃烧产生的烟灰制作的墨。所以沈括认为“后必大行于世”的“此物”并不指石油,而应该是指利用石油燃烧产生烟灰制成的墨。
教材的表述,让人觉得北宋时的国人就已知道石油可作为能源物质大行于世了,这种误会是可笑的。
1楼
此物后必大行于世,自予始为之。此物,指石油。“自予始为之”的意思是说从他开始利用石油。你看我说的对不?
你应该好好读读原文,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,你就会知道到底是啥含义了。没弄懂之前,不要轻下结论。
你应该好好读读原文,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,你就会知道到底是啥含义了。没弄懂之前,不要轻下结论。
2楼
文中不止提及制墨,“今齐、鲁间松林尽矣,渐至太行、京西、江南,松山太半皆童矣。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。”这两句话亦提及木炭,即燃料方面的应用。所以,我觉得教材的表述还是对的。
共有回复2篇 1